日前,記者從市文廣新局了解到,大慶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工作成效顯著,三年來累計新發現文物遺址118處。截至目前,全市文物遺址總數已達319處,是普查前的1.59倍。這對大慶市石油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保護發展和繁榮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為大慶打造北方文化名城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大慶市于2007年11月14日正式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此前,大慶市已發現確定文化遺存201處,盡管文物遺產品類較為單一,文化遺存數量也相對較少,但文化遺存特征比較鮮明。遠古青銅時期的白金寶文化被稱為“黑龍江省第一縷文明曙光”,遼金時期文化遺存比較豐富,近代時期中東鐵路沿線的俄式、日式建筑相對較多,尤其是現代石油工業遺產極為典型。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開展以來,大慶市緊緊抓住石油工業遺產這個重點,努力推進遠古文化遺存發現,廣泛開展新增文化品類遺產的調查。全市共新發現文物遺址118處,其中古遺址45處、古墓葬5處、古建筑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7處,石油工業遺產32處。
在全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發布暨總結表彰會上,大慶市榮獲“組織集體獎”;市文物管理站榮獲“先進集體一等獎”,張鳳禮、顏祥林等六人榮獲“優秀普查隊員”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