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時光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但這座中國東北內陸城市卻在半個世紀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它的誕生打破世界石油史上桓橫已久的理論,在姓名里被烙上英雄的痕跡;它的成長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創下范本,可持續發展能力全國居首;它的未來正在努力刻畫著開放型城市的模樣,背負著國家、省各級領導的期許、帶著三百萬大慶市民的期盼,踏上了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城市”的征程.她的名字就是大慶,功勛赫赫,名聲赫赫。 50多年的發展,這座城市已被標上多處引領的坐標。 他的歷史,是石油創業乃至中國工業的發展史——鐵人王進喜一句“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感動激勵了幾代人;1964年,毛澤東同志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1978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大慶,做出“建設美麗的大慶油田”的重要指示;1990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大慶,把大慶精神概括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成為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階段性地標。正如原石油工業部部長余秋里所言:“除了大慶,沒有哪一個企業的誕生和發展能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命運聯系得如此緊密;沒有哪一個企業和城市走過短暫的歷程,就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銘刻下一個輝煌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