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在线-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剧情-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六月

  行業動態

臨沂:旅游讓紅色熱土更紅火
更新時間:2018-8-3    

近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見證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深化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了為期5天的“中央媒體青年編輯記者‘臨沂行’主題教育活動”。本報記者隨團采訪,走村串戶,探訪當地鄉村因地制宜發展旅游產業的生動實踐。

山東省臨沂市坐落于沂蒙山區腹地,是享譽全國的革命老區。近年來,臨沂市根據“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思路,依托豐富的自然生態、民俗美食、紅色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讓廣大革命老區人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實現脫貧致富。如今,在沂蒙這片紅色熱土上,美麗鄉村像一粒粒明珠發出奪目光芒,成為革命老區新名片。

開發綠色資源讓鄉村涅槃重生

采訪團穿過竹林掩映的古村牌坊,走進沂南縣銅井鎮竹泉村。沿著古樸整潔的青石板路前行,只見“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

漫步景區,不時看到村民在老房子里制作草帽、竹編器具、布藝品等傳統手工藝品。高壽會就是其中一位,74歲的他一邊編竹籃子,一邊向記者講述生活的變化:“過去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窮破村。村里許多房屋都沒人住,好多屋頂都塌了。自從景區開辦后,我住進了新房,在這編籃子,1個能賣25元,景區每月還給800元工資,老伴在家做鞋也能換個錢兒。”

2009年7月,竹泉村景區開門納客,成為當地村民生活的轉折點。村民不僅住上了分配的新房,還紛紛發揮專長,圍繞“古村”做起了旅游生意。

“現在有‘一古一新’2個竹泉村,以竹泉河為界,景觀相互映襯,功能互為補充。古村保留原有風貌,并經過規劃改造,成為旅游度假區;新村則以村民居住和商業街為主要功能。”沂南縣新聞中心主任高升田介紹:“全村150戶村民,有75戶開辦了農家樂、民宿或商店,每戶年收入均達5萬元。”

近年來,竹泉村景區還輻射帶動了周邊鄉村脫貧致富——將紅石寨村也打造成一個新景區,且兩者實現聯動發展;主動與周邊村子里的125戶貧困戶對口幫扶,讓他們逐漸通過發展旅游走上致富路。

“2017年,竹泉村和紅石寨村兩景區接待游客120萬人次,收入達8000余萬元。竹泉村已從沂蒙山區的貧困村變為村美人和、產業興旺的富裕村。”沂南縣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任立軍說。

深挖民俗美食促鄉村煥發活力

走進蒙陰縣垛莊鎮椿樹溝村,山石掩映,綠水長流。2014年4月,作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腳步》中“山東煎餅”的拍攝地,這個小山村隨之一播成名。“攝制組當年在山東花了10天時間挑選拍攝地。最終選在這兒,是因為椿樹溝村‘最接近自然’。”臨沂市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張慶龍說。

“4年前,沒人知道‘椿樹溝’。全村只有16戶54口人,坐擁滿山美景卻一直鼓不起錢包。”垛莊鎮黨委宣傳委員公丕翠說,“攤煎餅上了央視,意外地讓椿樹溝人吃上了旅游飯。”

如今,凡是到椿樹溝村的游客,基本上都會到紀錄片拍攝地轉一圈。記者到達時,正好趕上晚飯點,只見院內一塊刻有“沂蒙煎餅——CCTV《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地”字樣的石碑旁,幾桌游客正等著院主人劉宗安的拿手菜——炒雞。

在做菜之余,劉宗安打開了話匣子:“我家原本只有兩間瓦房。后來游客多了,我又新建了6間餐廳和廚房。游客特別喜歡我做的雜糧煎餅、地瓜葉炒黃豆渣等。我現在1年靠接待游客就能掙10多萬元。”

紀錄片播出后,垛莊鎮馬上為該村申請了市級旅游特色村,用每年50萬元的項目資金修好了到椿樹溝村的水泥路。2017年,蒙陰縣委、縣政府投資9800萬元,按照4A級景區標準對包括周圍21個村莊在內的椿樹溝景觀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如今,7公里的環村單行瀝青路使旅游大巴車可以開到村民家門口,近2公里的觀景棧道讓游人沿著山溝溪流拾級而上。

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村民們陸續開辦起規模或大或小的農家樂、民宿,并成立了椿樹溝鄉村旅游合作社,對16家農家樂進行統一管理。“2017年年初,政府出資345萬元,按照‘外觀傳統風情、內部現代功能’的原則,對農家樂和民宿進行升級,并聘請專業團隊對村民進行了旅游接待培訓。”公丕翠介紹。

昔日山門緊閉、土路彎彎的小山村,如今蛻變為生態優美、文明和諧的富裕村。2017年,椿樹溝村人均純收入達1.29萬元,村集體收入達40余萬元。

擦亮紅色品牌為鄉村激活動能

采訪團還來到費縣大田莊鄉周家莊村和五圣堂村體驗“三同教育”。從2013年起,費縣在大田莊鄉周家莊村、五圣堂村重點打造“三同”教育培訓基地,修復了抗大一分校駐地舊址,建成英雄王杰紀念館、民俗文化館等,并對村莊環境進行整治提升。

“‘沂蒙精神’是臨沂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將‘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教育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讓學員在原汁原味體驗群眾生產生活的同時,提升理想信念,切身感受沂蒙老區的發展變化。”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段曉莉說。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五圣堂村的20多家“三同”教育示范戶卻是家家爆滿。

費縣大田莊鄉組織委員張舒洋介紹:“為了讓接受教育的人吃好、睡好,我們統一給‘三同’教育示范戶配置了桌椅、床褥、空調、網絡等設備,并對其廚房、廁所進行了高標準改造。”

“過去我們村連路都沒有,除了種植果樹,沒有其他收入。現在游客多了,我就建了個采摘園,每年采摘收入就達8萬元。2017年,我們村整體實現了脫貧。”村民王照東說。

“近幾年,隨著‘三同’教育基地聲名遠揚,不僅當地政企部門的黨員前來參加教育實踐活動,外省游客也慕名而至。”費縣大田莊鄉黨委書記趙峰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大田莊鄉“三同”教育基地已接待中央、省、市、縣各級各類干部培訓班500余批次2萬多人。

“今年上半年,臨沂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425.6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鄉村旅游消費123.2億元,同比增長13%。鄉村旅游為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就是旅游給沂蒙革命老區帶來的跨越式變化。”臨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春仲表示。

   上一篇: 以庫布其為標桿大力發展沙漠生態旅游
   下一篇: 吉林:鄉村旅游產業旺特色發展天地寬
   
哈爾濱歲寶天鵝飯店
黑龍江省旅游貿易公司
黑龍江省龍旅出租汽車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
哈爾濱正明錦江大酒店
黑龍江海外旅游總公司
 
版權所有:黑龍江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珠江路017號      電話:0451-87970760
 

黑公網安備 230110020000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