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雪峰山東麓,總面積2907.3公頃。雪峰山東西麓地區集中了湖南全省40%以上的貧困人口,是湖南省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溆浦國家森林公園在旅游開發中,以山水資源為依托,以貧困鄉村為重點,以森林旅游為平臺,積極參與精準扶貧,使8個村、近萬農民受益。以生態旅游促扶貧的做法,被湖南省政府命名為“雪峰山模式”。
免息貸款分享紅利
前不久,湖南首批旅游產業金融精準扶貧項目利潤分紅兌現大會在溆浦縣統溪河鎮二都河畔舉辦,溆浦國家森林公園穿巖山景區的2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高興地從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雪峰山旅游公司)領到第一年的紅利。
2017年6月,為了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決定將統溪河鎮穿巖山景區作為全省小額信貸旅游產業金融精準扶貧示范點。凡是景區內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自愿與縣工行、雪峰山旅游公司簽訂《金融精準扶貧三方合作協議》,每戶可獲得由扶貧辦貼息的5萬元貸款,交由雪峰山旅游公司用于鄉村旅游項目開發,貧困戶每年可從公司獲得10%的紅利,貸款期3年,每戶紅利收入可達1.5萬元。根據協議,當地計劃在雪峰山景區投放5000萬元小額貸款,幫助1000戶貧困家庭分享旅游紅利,使之早日脫貧。
溆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的村民李光烈在分紅兌現大會拿了分紅。他還將老屋租給了雪峰山旅游公司,一樓改造為民宿客房,二樓則用于大學生文化創業園。他說,“一年租金收入就有4000多元,民宿的收入屬于自己?!?/P>
統溪河鎮丫吉坳村村民張成佳經營著一家家庭作坊,生產當地特色農產品雪峰山臘肉,“今年大概能有5萬斤,每斤30元,純利20%。”張成佳創業之初的10萬元啟動資金,正是雪峰山旅游公司提供的。經過一年努力,張成佳純收入20多萬元,一舉摘掉“貧困帽”。
公司共建利益共享
2016年,雪峰山景區被列為全國旅游扶貧“公司+農戶”示范項目。
雪峰山旅游公司實控人陳黎明說,讓山區群眾不離鄉土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讓景區群眾堅守綠水青山實現綠色發展,讓貧困群眾參與共建共享、通過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的脫貧致富,是公司成立3年來一直為之奮斗的目標。
雪峰山旅游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文化先行,農民受益,后發趕超”戰略,投入3億多元,打造了3個3A級景區,并正在申報創建1個4A級景區。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雪峰山旅游公司始終把農民當作受益主體,把精準扶貧作為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景區帶村,景點帶組,安排就業,扶植創業,資源入股,持續受益”“公司+農戶,與農民利益共享”,實施旅游扶貧,直接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惠及當地10萬群眾。
據統計,3年多時間,雪峰山旅游公司為景區修建公路21公里,修建橋梁11座;長期或季節性安排群眾務工2000多人次,為當地群眾增加勞務收入7000多萬元;通過公路建設帶動山貨出山,惠及10萬當地群眾;幫助貧困戶創辦農家客棧62家;吸收貧困戶閑置的資源、資產入股百余份,貧困戶年收益400余萬元;就近吸納就業320人,安排貧困人口就業110人,年發放工資900多萬元;累計組織慈善捐款310萬元,惠及貧困人口600多人。
陳黎明說,“開發旅游是一條最陽光、有尊嚴、收實效、可持續的脫貧致富路徑。我是土生土長的溆浦人,景區大多數員工是當地人,我們要和當地建立起命運共同體?!?/P>
精準精細扶貧富民
2017年6月,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考察雪峰山旅游之后作出批示,“雪峰山資源豐富,風光獨特,民族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省旅發委要認真規劃,各地區應協調推進,精準精細做好旅游扶貧富民大文章?!?/P>
就下一步如何做好雪峰山旅游扶貧大文章,溆浦縣副縣長莫百生建議,加大對雪峰山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統籌協調開發力度,“雪峰山區域旅游資源豐富,是湖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但由于行政區劃的限制,市場主體的缺位,許多優質旅游資源閑置,在較小范圍內存在同質化競爭、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旅游開發處于無序狀態,不利于旅游產業整體水平提升?!?/P>
懷化市人大代表侯慧認為,應對雪峰山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體開發。雪峰山主體幾乎都在懷化境內,余脈向北延伸至長沙、湘潭等地,綿延700余里。懷化市委、市政府應加大統籌力度,促進雪峰山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整體開發。推動政企投入融合,推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多元投入模式,實現整體策劃統籌開發;堅持共建共享模式,加大與周邊區域協調力度,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對雪峰山旅游進行跨地域布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走共建共享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