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轉型發展大興安嶺來說,必定是一個更加需要文化支撐和智力支持而且是文化加快發展的一年。因為,大興安嶺無論是發展生態旅游、森 林生態食品、生物醫藥業等,還是形成推動轉型發展的信心與精神力量,都離不開文化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文化的引導和精神支撐,離不開文化與其它產業的融合 互動發展。同時,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調整、尤其是旅游業的大發展也相應的走到了這個需要文化發展而且文化也確實實現了加快發展的關鍵歷史節 點。基于此,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全區首屆文化大集向我們走來。
六月,正是興安群山滴翠的季節,在繼點贊“興安·八個十佳”推薦評選活動之后,全區又一項大型的文化活動--——全區首屆文化大集再一次攪熱了興安大地。
6月20日這天,祖國的極北之地漠河北極村人山人海和、熱鬧非凡,上午8時許七星廣場上濃妝淡抹,人頭攢動,隨著地委副書記趙明宣布大興安嶺地 區首屆文化大集開幕,以“文載興安嶺,攪熱大北極”為主題全區文化大集的一系列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這次文化大集,在全區實現了三個首次:
———大興安嶺地區首次集中在祖國最北即北極村向世人展示本區域創造的文化產品。各縣區局以及農工商公司、古蓮河煤礦共展現15個極具本土特色 的文化展品系列、有100余家文化企業、12460余件作(產)品亮相文化大集上,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產品,創造了大興安嶺開發建設以來文化產品數量 和質量的新高度,以及首次集中在祖國最北亮相系列本土的文化產品。
———大興安嶺地區首次為區內外文化企業集中架設文化產品和服務展示、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臺。歷時5天的文化大集以文化展覽、宣傳推介、文藝演 出等為載體,按照政府主導、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產品展示的模式,全面展現了大興安嶺文化產業發展的階段性成果,為區內外文化企業集中架設起文化產品和服 務展示、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臺。
———大興安嶺首次舉辦開發建設以來的第一次文化大集,這對于全面停止木材采伐、在轉型發展處于攻堅階段的大興安嶺來說,無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
據統計,全區首屆文化大集活動實現銷售額105萬元,吸引12萬人次參觀,攪熱了大北極,提高了影響力,其影響是深遠的。
謀局定勢,強力推進,打造大嶺文化新高地
大興安嶺,中國最北的邊陲,文化資源豐富,地域特色鮮明,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是一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傳奇地方。近年來,地委、行署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將其列為全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產業之一,文化產業呈現出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
資源豐富的文化產業發展離不開交流的平臺和市場的培育。基于這一認識,地委、行署立足長遠、著眼全局,決定為區內外文化企業架設起文化產品和服 務展示、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臺,切實把文化產業與旅游、招商、創意、綠色食品等有機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綜合體,以旅游項目多元化推動全域旅 游多極化。為此,地委委員、宣傳部長劉洪久在年初主持召開的全區文化產業推進會時明確強調:舉辦文化大集是落實中央省委地委的戰略部署,展示全區近年來取 得的豐碩文化成果、展現全區廣大職工群眾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重要舉措,是促進文化與旅游、招商、消費等融合發展,推動全區經濟轉型的 必然要求,是促進全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效平臺,對于提升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精氣神,促進全區改革轉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為此,要著手 謀劃設計全區首屆文化大集,建設大興安嶺文化新高地,全力打造黑龍江最北部最具影響力最有特點的文化盛事活動。
為此,一場圍繞舉辦全區首屆文化大集活動的大幕徐徐拉開————
舉辦首屆文化大集對于弘揚全區文化、提升全區形象、促進林區經濟轉型發展無疑意義十分重大,影響非常深遠。很快地區決策層明確,首屆文化大集由 地委宣傳部、行署文體廣新局、行署旅游發展委、漠河縣委縣政府主辦。由地區文聯、大興安嶺日報社、大興安嶺廣播電視臺,呼瑪、塔河二縣,加格達奇、松嶺、 新林、呼中四區的宣傳部、文體廣新局、旅游局,阿木爾、十八站、圖強、韓家園、加格達奇五個林業局的宣傳部、文體科、旅游公司,農工商聯合公司宣傳部、古 蓮河煤礦宣傳部等共同承辦。
舉辦文化大集活動對大興安嶺地區來說是一件新鮮事物,沒有先例可以學習借鑒。地委、行署主要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原地委書記賈玉梅聽取專題匯報, 并明確要高標準舉辦好文化大集,指示將活動地點放在漠河縣北極村,向國內外游人推介大興安嶺文化產品和展示出全區文化的蓬勃發展;原地委副書記、行署專 員、林管局局長,現地委書記、行署專員、林管局局長蘇春雨同志多次指導文化大集工作,要求一定要辦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首屆文化大集的順利舉辦指明了方 向。
緊隨其后,地委、行署成立了以地委委員、宣傳部長劉洪久和行署副專員蔣迎娟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兩位領導先后召開動員會議和多次小組會議,尤其是 6月2日在漠河縣召開了“全區首屆文化大集漠河現場推進會議”,高標準推進各項籌備工作,確保了文化大集活動在6月20日“北極光節”前如期舉辦。
為了把文化大集辦的更有影響力,地委委員、地委宣傳部部長劉洪久提出要建遲子建特色展館,以擴大文化大集的影響力。因為,出身于漠河北極村的遲 子是享譽世界文壇大作家,影響極大。為此,劉洪久部長帶領主管文化的副部長特意前往哈爾濱拜訪了遲子建老師,通過溝通交流,聽取采納了遲子建老師的建議和 想法。
地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譚俊具體主抓,帶領文化產業科全力推進,在全區完全沒有舉辦過文化大集先例的情況下,調查研究,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從區情 出發,多次修改方案,統籌把握工作進度,精心選定文化產品,認真篩選文化推介項目;旅游委主任孟利成功策劃了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許開禎的《賀蘭王妃》在文化 大集上進行簽名售書活動。文體廣新局局長王創帶領單位同志全力投入大集活動,成功組織了演出和項目冊編輯。
為確保文化大集活動如期舉辦,主辦地漠河縣先后召開3次協調推進會,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主要責任部門領導共同組建的活動組織委員 會,下設文藝演出組,文化展銷組,場地場務組,政務接待組,安全保衛組,食品藥品安全、物價穩定、醫保組,宣傳報道組,文明創建組八個工作組,縣委書記白 永清、縣長姚占軍多次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前往北極村實地調研,將籌備工作具體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裴志輝帶領部內同志溝通內 外、創新方法、落實落靠。
在文化大集活動籌備過程中,全區各地都把本次活動作為展示新班子新形象的重要平臺,使參展展品體現和表現了各地獨特的地域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 化、抗聯文化、鄂倫春文化、鮮卑文化等,全力展現了極具興安元素、龍江風韻、神州北極氣派的文化“精品”,使文化與旅游完美結合、無縫鏈接,引領了全區 “文化產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定位。正是在上述強力的組織領導和有力的推進措施下,才保證了全區首屆文化大集的成功舉辦。
舉辦文化大集活動對大興安嶺地區來說是一件新鮮事物,沒有先例可以學習借鑒。地委、行署主要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原地委書記賈玉梅聽取專題匯報, 并明確要高標準舉辦好文化大集,指示將活動地點放在漠河縣北極村,向國內外游人推介大興安嶺文化產品和展示出全區文化的蓬勃發展;原地委副書記、行署專 員、林管局局長,現地委書記、行署專員、林管局局長蘇春雨同志多次指導文化大集工作,要求一定要辦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首屆文化大集的順利舉辦指明了方 向。
緊隨其后,地委、行署成立了以地委委員、宣傳部長劉洪久和行署副專員蔣迎娟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兩位領導先后召開動員會議和多次小組會議,尤其是 6月2日在漠河縣召開了“全區首屆文化大集漠河現場推進會議”,高標準推進各項籌備工作,確保了文化大集活動在6月20日“北極光節”前如期舉辦。
為了把文化大集辦的更有影響力,地委委員、地委宣傳部部長劉洪久提出要建遲子建特色展館,以擴大文化大集的影響力。因為,出身于漠河北極村的遲 子是享譽世界文壇大作家,影響極大。為此,劉洪久部長帶領主管文化的副部長特意前往哈爾濱拜訪了遲子建老師,通過溝通交流,聽取采納了遲子建老師的建議和 想法。
地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譚俊具體主抓,帶領文化產業科全力推進,在全區完全沒有舉辦過文化大集先例的情況下,調查研究,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從區情 出發,多次修改方案,統籌把握工作進度,精心選定文化產品,認真篩選文化推介項目;旅游委主任孟利成功策劃了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許開禎的《賀蘭王妃》在文化 大集上進行簽名售書活動。文體廣新局局長王創帶領單位同志全力投入大集活動,成功組織了演出和項目冊編輯。
為確保文化大集活動如期舉辦,主辦地漠河縣先后召開3次協調推進會,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主要責任部門領導共同組建的活動組織委員 會,下設文藝演出組,文化展銷組,場地場務組,政務接待組,安全保衛組,食品藥品安全、物價穩定、醫保組,宣傳報道組,文明創建組八個工作組,縣委書記白 永清、縣長姚占軍多次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前往北極村實地調研,將籌備工作具體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裴志輝帶領部內同志溝通內 外、創新方法、落實落靠。
在文化大集活動籌備過程中,全區各地都把本次活動作為展示新班子新形象的重要平臺,使參展展品體現和表現了各地獨特的地域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 化、抗聯文化、鄂倫春文化、鮮卑文化等,全力展現了極具興安元素、龍江風韻、神州北極氣派的文化“精品”,使文化與旅游完美結合、無縫鏈接,引領了全區 “文化產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定位。正是在上述強力的組織領導和有力的推進措施下,才保證了全區首屆文化大集的成功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