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8月24日電 (張添福)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派出所所長楊守德24日向記者表示,2015年8月結束的青海湖年度綜合調查發現,青海湖濕地水鳥種群恢復、數量增加,表明作為國際重要濕地的青海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向好。
本次青海湖綜合調查中,水鳥調查組共完成青海湖環湖24個水鳥棲息繁殖地、18條猛禽樣線及鳴禽調查,共記錄到水鳥36種,3.56萬只。
楊守德舉例說,本次發現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130只,成鳥109只,幼鳥21只,和2014年同期增加16%。在青海湖畔,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角鸊鷉過去只見于文字記載中,但繼去年調查人員首次在青海湖發現角鸊鷉后,今年再次記錄到角鸊鷉繁殖情況,為兩只成鳥和三只幼鳥。
楊守德表示,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金斑鸻過去在青海湖少見,但本次調查發現130余只的大群。鵲鴨一般在每年一、二月份時遷徙至青海湖,本次發現了三只鵲鴨,屬于少見的青海湖越冬候鳥在夏季時節出現。
另外,楊守德介紹,本次綜合調查中的普氏原羚調查組對分布于青海湖東、西、北三面的12個普氏原羚種群的數量、結構及幼羚繁殖情況的調查表明,比“國寶”大熊貓還稀少的普世原羚數量基本穩定。遙感組調查了青海湖環湖濕地、植被類型分布和土地利用情況,對鳥島國際重要濕地的島嶼、水域以及冬季草場、河流濕地、水鳥棲息地、生態補償地、沙地等土地利用類型進行了分類和面積測算。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蔡金龍介紹,近年來,官方先后斥資在青海湖實施沼澤濕地封育、生態效應補償試點、數字化保護區建設等生態保護項目。“正因如此,青海湖生態恢復越來越好。”楊守德說。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據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最新披露數據顯示,青海湖面積為4432.32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9.84平方公里,達到2001年以來近15年遙感監測的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