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近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廣東調研時指出,旅游業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貢獻,國家旅游局將大力支持廣東在旅游業上先行先試,幫助廣東從全國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
廣東是全國旅游大省,近年來全省旅游業蓬勃發展,成為廣東省支柱產業之一,在促消費、穩增長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旅游成為廣東聯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紐帶。據介紹,廣東是國內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客源市場以周邊城市、珠三角地區、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為主,經過大力的拓展,已經擴展至華東、江浙、廣西等國內中遠程城市,還吸引了歐美許多國家商務游客前來,全省旅游收入連年實現較快增長。2011年起,廣東旅游業發展“全線飄紅”,旅游總收入、增加值、外匯收入、入境過夜游客等指標都保持了較高增幅。2014年,廣東省以9227億元位列旅游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同比增長12%,領跑全國。
根據“十二五”旅游規劃,粵北將積極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建設全省生態休閑旅游基地。韶關建成以“大丹霞、大南華、大南嶺”為重點的世界級旅游勝地;河源建成以萬綠湖、恐龍遺跡、紅色史跡為重點的生態文化旅游區;梅州建成以葉帥故居、雁南飛、圍龍屋為重點的客家文化生態旅游區;清遠打造以溫泉漂流、民族風情為重點的旅游休閑地;云浮建成以禪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藝文化、溫泉為重點的文化旅游休閑地。
以“活力廣東”總體形象為核心,推進旅游與文化的融合。以名城、名人、名山、名寺和廣府、潮汕、客家文化為依托,著力建設“嶺南文化、活力商都、黃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廣東省旅游的核心競爭力,使之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水平最高、國際性最強的區域之一。同時,大力培育和創新旅游產品,形成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體系。
廣東計劃到2020年,建成輻射華南、服務全國、影響亞太、面向世界的具有較高國際水準的旅游目的地,國內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市場全面繁榮。全省旅游總收入達到7600億元左右,旅游創匯達到180億美元左右,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10%以上。 |